2024最新指南发布:维生素D正式纳入男性不育症管理策略

维生素D对女性生殖方面的促进作用已被人熟知。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维生素D对男性生育依然作用强大。

男性生育力下降,如果只能选择一种补剂,维生素D当仁不让。

 

 

·指南推荐与临床实践要点·

《育龄人群不孕不育防治临床实践指南(2024)》由中华预防医学会生育力保护分会和红果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发表于《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其中明确建议:维生素D缺乏的弱精子症育龄男性补充维生素D,以提高精液质量。

建议:

筛查标准:所有精液参数异常男性需检测血清25(OH)D水平;  

☑ 高危人群:BMI≥28、长期室内工作者、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  

☑ 干预阈值:血清浓度<30ng/mL时启动补充治疗(建议生育期男性维持>35 ng/mL); 

☑ 剂量方案:每日2000-4000IU,持续3-6个月后复查,肥胖患者(BMI≥30)建议增加20%剂量。

 

·维生素D与男性生育相关研究·

 

无精子症与维生素D水平的关联

 

一项发表于《Mymensingh Med J》的研究,依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的 “严格” 精子质量标准,将157名无精子症男性和157名精子正常男性分为两组。

结果显示:

无精子组的平均VD水平为16.63±5.54ng/mL,正常精子组为19.83±5.33ng/mL。

无精子组86.6%的患者严重缺乏VD(≤20ng/ml),正常精子组这一比例为56.7%。

综合统计表明,维生素D含量低时,患无精子症的风险飙升五倍之多。

 

 

补充维生素D对少精弱精患者的影响

 

 

研究团队以维生素D水平<30纳克/毫升为标准,筛选出60名不孕不育男性。让他们每周服用60000IU维生素D,并搭配每天500毫克的钙补充剂,坚持3个月后重新评估各项指标。

结果发现,随着维生素D在体内不断积累,精子前向运动率和精子浓度显著上涨,整体怀孕率也显著提升。

 

 

黄臻伟等的meta分析,从众多数据库里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最终纳入6项,涵盖673例患者。结果显示,精子总活力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在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维生素D影响男性生育的机制·

 

维生素D受体广泛存在于睾丸和精子中,参与调节睾酮合成和精子生成。

缺乏维生素D可能影响激素平衡,导致性腺功能减退,进而影响生育能力。

同时,维生素D缺乏还可能使精子里面的钙离子浓度下降,影响到精子的活力、受精能力和形态。

指南的更新标志着维生素D从“营养辅助剂”正式升级为“男性生殖健康核心调控因子”。临床需重视对不育男性的维生素D筛查与规范化管理,为提高自然妊娠及ART成功率提供新策略。

创建时间: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