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存科普: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诊疗专家共识(下)
临床可开展血同、叶酸、维生素B12、叶酸代谢基因等四项检测,明确血同升高的原因。国内医院有血清和血浆血同的检测,血清检测的结果略高于血浆,差异不明显。目前叶酸代谢基因主要检测 MTHFRC677T、A1298C 和甲硫氨酸合酶还原酶A66G 的多态性。
本共识将成人高血同(血同≥10μmol/L)划分为轻度(10~15μmol/L)、中度(15~30μmol/L)和重度(>30μmol/L)。孕妇和儿童属于特殊人群,宜低于成人参考值。
对于疑似高血同的婴幼儿,可根据《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 版)》进行其他相关检测。
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增加运动量,有助于降低血同水平。
不仅是Hcy转硫途径的重要辅酶,也是生成5,10-亚甲基四氢叶酸的重要辅酶。转硫途径对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的生成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单独使用维生素B6降低血同的效果不明显,与叶酸、维生素B12联合,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Hcy通过再甲基化和转硫化通路完成代谢过程。Hcy作为这两条通路的中枢,一旦蓄积便会导致这两个通路的异常代谢。Hcy通过叶酸和甜菜碱两个途径实现再甲基化。甜菜碱作为甲基供体,叶酸作为甲基载体,互相支持,但不能互相替代,共同实现机体甲基的供给。
Hcy代谢受多个基因的影响,特别是CBS、MS、CBL、MTHFR基因缺陷会造成严重的遗传代谢疾病。MTHFR 基因T型对叶酸的转运效率仅为30%,该基因型人群具有更高的血同水平。我国平均25%的人群为TT型,并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
我国成人血同的中值在 13~14μmol/L 之间,超过高血同诊断标准(10μmol/L)30%以上。对高血同的高发病率应给予更多的重视和防控。
高血同通过甲基化和转硫化异常以及其他机制共同促进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高血压等密切相关。尤其对特殊的孕妇人群更易产生不良的妊娠结局。开展血同四项检测指标,并以10μmol/L的血同水平为基线划分为轻、中、重度,有助于临床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
复合营养素补充优于单一营养素补充;以个体基因多态性为依据,结合营养素的缺乏程度,采取针对性的精准干预措施,会有更大的健康获益。